查看原文
其他

“看中国”项目三顾鄂尔多斯,今年这十大“看点”超劲爆!


6月30日,“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将再次登陆鄂尔多斯,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丹麦奥尔堡大学的10名青年导演通过文化考察和采风,确定选题,探索、感受、拍摄和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生态·生物·生活”,最终各自完成一部 10 分钟纪录短片。通过他们的作品,以外国青年视角展示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这正是本项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外国青年导演计划拍摄的预选主题吧!

1

Herdsman photographer  

记录生态的牧民摄影师

额尔登巴特尔是一名阿尔巴斯巴音温都尔山区的牧民,热爱摄影的他通过相机真实记录了阿尔巴斯山区草原20余年来的变迁。他还自己开设了博物馆,陈列着山脉、草原、沟渠、山体岩画等300多幅反映阿尔巴斯山区和草原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摄影作品,以及马鞍、奶桶、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头饰等数十种民族、民俗用品,让来客大饱眼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来牧区度假、旅游、摄影创作的游客也一天天多了起来。针对这一发展机遇,额尔登巴特尔又开起了牧家乐,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特色。

拍摄者:Zachary John Flint(US)

拍摄地:鄂托克旗

2

Secret Area Sarah Wusu  

秘境萨拉乌苏

早在7至14万年前,鄂尔多斯人(河套人)就在萨拉乌苏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萨拉乌苏文化。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从北京周口店和鄂尔多斯的萨拉乌苏河发端,按照近代科学方法进行考古学考察的第一地点是萨拉乌苏河谷。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北靠广袤的毛乌素沙地,南接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横亘在两大自然地理区的分界线上,南北景观迥异。萨拉乌苏河湾内蕴涵了丰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基因,构成了它们与这条神奇河流之间的美妙关系。

拍摄者:Kelsey Miller Dowling (US)

拍摄地:萨拉乌苏湿地公园

3

Sid and Joan

阳早寒春

阳早、寒春是长期居住在中国的美国专家,在上世纪40年代先后来到延安,是拿到中国第一张绿卡的美国夫妇,1984年他们同时被国务院批准为“外国老专家”。他们为红色中国奉献了自己所有的热情与智慧,是坚定共产主义事业的国际友人,是白求恩式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49年,阳早和寒春带着中国共产党交给的任务和83头荷兰奶牛落户三边牧场,开始了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在中国养牛。在三边牧场期间,他们不仅为解放区的牲畜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更重要的任务是向转战陕北的党中央提供肉食和奶制品供应,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拍摄者:Victoria Oliveira Dacunha  (US)

拍摄地:鄂托克前旗

4

Panda Breeder

熊猫饲养员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野生保护动物,它的历史文化、保护文化、生活文化的三重文化性,决定了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对熊猫馆饲养员的拍摄,看“奶爸奶妈”是如何与大熊猫友好相处的。

拍摄者:Kate Leah Zizmor (US)

拍摄地: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

5

Jia Daoerji 

贾道尔计

伊旗霍洛林场哈拉沙作业区的护林员贾道尔计,从二十几岁到年近花甲,他造林护林39年,完成植树面积近万亩,护林面积6万亩。今年59岁的他在这片6万亩的作业区一呆就是39年,不管刮风下雨,每天一走就是几十公里。39年,他只干了两件事, 一是造林,二是护林。伊金霍洛旗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不足3%,到今天的36.4%,是成千上万类似贾道尔计的人物奋斗的结果。

拍摄者:Brianna Lynn Burns (US)

拍摄地:伊金霍洛旗

6

Happy Gardens 

幸福田园

“幸福田园”土地认养模式,是针对开展亲子教育、富有乡村情节和追求绿色生活特定群体这一市场需求,伊金霍洛镇创新发展的一种新型乡村旅游业。“幸福田园”土地认养模式,由当地农户出租一块农田给认养者,双方签署认养合同,认养者支付认养费用。农户向认养者提供劳动工具、有机肥料、水、电以及种植指导、放水看护、代收代卖收成的农作物等服务。认养者可以自己耕种,不定期来到认养土地上进行劳动,农作物收成后,自己收获,认养土地上产出的农产品全部归认养者所有。发展“幸福田园”土地认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群众参与第三产业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户增收,也在进一步拓宽村级经济发展渠道,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新路径。

拍摄者:Anna Elizabeth Kathrine Krarup  (Denmark)

拍摄地:伊金霍洛旗

7

The Horse Culture  

“马文化”传承人曹纳木

鄂托克前旗马文化底蕴深厚,不仅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鄂尔多斯马文化保护基地”,也孕育了一位在内蒙古自治区享有盛名的鄂尔多斯市级“马文化”传承人曹纳木,他从2000年至今一直从事马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带领他的马队参加自治区级、市级大型的走马、跑马等比赛,荣获的奖项数不胜数。

拍摄者:Benjamin Christensen (Denmark)

拍摄地:鄂托克前旗昂素镇

8

Green Chinese Dream 

孟克达来的绿色中国梦

孟克达来一家世代居住在库布其沙漠腹地,这里生态环境脆弱、生产资源匮乏、生活条件恶劣,一家人的生活过的捉襟见肘。随着近几年有效的沙漠治理、生态修复和异地搬迁,孟克达来一家搬到了集中打造的牧民新村开起了牧家乐,搞起了沙漠越野,过上了靠沙吃沙的好日子。孟克达来也毅然而然投身到防沙护绿的事业中,通过承包、入股、租赁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形成了集生态修复、生态健康、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沙漠绿洲经济产业。

拍摄者:Richard Jan Ducros (France)

拍摄地:杭锦旗

9

Xiang ShaWan 

响沙湾

因“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得名的响沙湾,坐落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库布其沙漠中。响沙湾沙高110米,坡度45度,呈弯月状形成一个的巨大沙山回音壁。响沙湾原本只是一片荒凉的沙漠,而达拉特旗恰恰利用沙漠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建设成果,立足在沙漠中打造绿色产业,开发旅游产品,现已发展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重点打造的品牌景区之一,响沙湾是国内唯一一家以沙漠度假为主题的旅游度假景区。它是治沙成果的展示、治沙经验的模板、榜样,是自然景观的极致、更是多种文化压缩融入的标杆。

拍摄者:Ambre Rambaud (France)

拍摄地:达拉特旗响沙湾旅游景区

10

Native Expert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的

“土专家”巴特尔

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5年,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被带和多样性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为全国八大生物多样性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出生在西鄂尔多斯草原的巴特尔当过兵、干过赤脚医生、放过流动电影。2002年,他在家乡鄂托克旗原查布苏木建起全国首家乡镇苏木级博物馆——查布恐龙博物馆。几年来,巴特尔采集到500多种、3000余件植物标本,拍摄图片几万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资源,巴特尔出版名为《鄂托克生物资源》的画册。画册中记录植物320种、动物30种。

拍摄者:Rémi Louis Matthias (France)

拍摄地:鄂托克旗

2017“看中国”金目奖揭晓!鄂尔多斯脱颖而出 荣获特别奖

看鄂尔多斯,他们这样说……探寻“看中国”之行留下的“鄂尔多斯印象”

流淌至今的古老韵律,言说老挝导演心中的鄂尔多斯——“看中国·内蒙古行”影片(五)

鄂尔多斯市新媒体中心

鄂尔多斯发布

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违者必究


·鄂尔多斯发布综合整理

·编辑:屈乐 白松鹭 千爽(实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